
學校悠久的辦學歷史沿革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初。
清光緒三十四年七月(1908年 8 月),直隸總督袁世凱撥銀2萬兩,由時任北洋女醫局局長的金雅梅女士(原名金阿美,又名金韻梅)在天津東門外水閣大街創辦了近代中國第一所公立護士學校,親任校長,始稱天津公立女醫局附設女醫學堂,(亦稱北洋女醫學堂、長蘆女醫學堂),開近代中國公立護理教育之先河
學校歷經風雨,飽經滄桑,連續辦學至1949年天津解放時,已改稱私立天津女醫院附設高級護士職業學校,由解放軍軍管會衛生處接管,其后并入天津市護士學校(時稱天津市立高級護士職業學校)
1949年至1955年,先后又有多所護士及助產學校并入天津市護士學校(1950年并入了天津市立總醫院附設高級護士職業學校
1952年并入了中國紅十字會分會附屬護校和天津市立兒童醫院附設護士學校
1953年并入了天津市人民醫院附設護士學校
1955年并入了天津市立第二護士學校
至此,天津市護理職業教育主要歸天津市護士學校承擔。1998年,天津市護士學校與天津市職工醫學院合并,于2002年經教育部同意,天津市批準,建立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2007年將天津市衛生局技工學校并入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