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人的一生會接觸無數職業,但有兩類職業,始終擁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價值,大家能猜到是什么嗎?沒錯,它們就是教師和醫生。”課堂上傳來清晰的引導聲。本學期“思政第一課”開講啦。

金秋送爽啟新程,立德樹人譜新篇。10 月 10 日上午,我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張彥文走進學生身邊,在教學樓C108教室,以“擔當復興大任 成就時代新人——賡續紅色薪火 厚植醫者仁心”為題為2025級護理新生開講“思政第一課”。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黨委學工部全體成員與團委負責人及輔導員老師一同聆聽課程,共同為新生成長保駕護航。

張校長結合自身的經歷,圍繞學校近十年的發展歷程、在教育工作與校園生活中沉淀的自身感悟,以及青年應肩負的責任與使命這三個方面,與同學們展開深入交流。
課堂伊始,張校長結合自身在醫專的工作經歷,總結回顧了學校近十年的發展歷程,不僅介紹了學校為服務醫學發展和職業教育所作的貢獻,還提及學校教師在科技創新、教學能力、教學成果及國家級項目建設方面均遙遙領先于同類院校,更自豪地指出天津市共計六位獲得南丁格爾獎章的護理人才均是我校杰出校友。而這一路發展歷程中所取得的每一項成績,都飽含著全體醫專人的傾情付出與不懈堅守。
接下來,張校長通過優秀畢業生的案例故事講述了大學與中學的區別、大學生必備的素質以及如何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針對醫學生的成長發展,張校長指出,同學們要繼承弘揚紅色精神,自覺把個人理想融入學校發展、國家發展;弘揚優良學風,主動學好知識、學習科研的思維、開放的思維、練就過硬本領;同時,他鼓勵新生們主動擁抱醫學領域的新機遇與新挑戰,積極關注專業領域的前沿方向,以創新思維推動醫學事業發展。
整堂思政課既有思想深度、又有醫學溫度,引導青年醫學生扣好職業生涯“第一粒扣子”。同學們認真聆聽、積極記錄,不時以熱烈掌聲回應校長的分享。25268護理班級趙蕾然同學表示:聆聽張校長的分享,令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大學生,應時刻肩負著時代賦予的使命。大學不僅是知識的殿堂,更是培養綜合素質、提升創新能力的重要平臺。我們要始終牢記護理專業的初心與使命,時刻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誓言;錘煉專業本領,努力在服務人民生命健康的偉大實踐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為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載體,此次開學第一課不僅是新生開啟大學生涯的思想“啟蒙課”,更是傳承醫學精神、涵養家國情懷的“初心課”。為持續有效地開展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他校領導和各院系書記、主任也均深入各新生班級課堂進行授課,引導新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賡續紅色精神,明確成長方向與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