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聚焦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重要論述,結合“青春賡續紅色血脈工程”,組織大學生開展重走紅色足跡、追溯紅色記憶、體悟紅色文化等進行“行走的大思政課”,我校于2025年7月8日至12日由校黨委學工部部長、工會主席張鑫、團委書記高琳璐以及校團委老師發如合·阿迪力率領學校團學干部代表們前往山東臨沂沂蒙革命老區,同臨沂科技職業學院、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及洛陽文化旅游職業學院共同開展為期五天的紅色研學活動。
本次的四校聯動三下鄉活動以“沂蒙星火照征程·青春聯盟共答卷”為主題,旨在通過校際協作與紅色實踐,傳承紅色基因,來引導青年學子深刻感悟沂蒙精神,在實地研學中堅定理想信念,去增長才干、錘煉品格,厚植愛國情懷。

專題講座,深化思想引領
7月8日上午,四校聯合實踐團隊在臨沂科技職業學院報告廳舉行專題學習活動。活動伊始,全體師生團員面向團旗莊嚴宣誓,重溫入團誓詞,堅定理想信念。隨后,四校團委及黨委代表作沂蒙精神紅色宣講專題報告并進行授旗儀式,后由臨沂科技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張峰教授作《沂蒙精神與當代大學生的使命擔當》主題講座,重點解讀了"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精神特質。





實地探訪,追尋紅色足跡
7月9日至11日,實踐團隊深入沂蒙革命老區開展實地研學。先后參觀了華東野戰軍總部舊址、新四軍總部舊址、華東野戰軍紀念館、沂蒙紅嫂紀念館、沂蒙山小調展覽館等地。師生們通過珍貴的歷史文物、復原場景和圖文展板,系統了解了解放戰爭時期的輝煌戰績和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將紅色文化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進一步深化了對沂蒙精神文化根基的理解,這些沉浸式的實地教學使革命精神真正入腦入心。



實踐活動,促進團隊精神
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活動期間四校師生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在臨沂非遺文化體驗環節,同學們跟隨非遺傳承人學習傳統繩結技藝,通過親手編織蛇結,深刻體會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團結協作精神。在扎筏泅渡比賽及家書演繹情景演繹活動中,各小組通力合作,將革命精神轉化為團隊凝聚力。通過集中觀看《沂蒙六姐妹》影片和演唱沂蒙山小調,同學們以沉浸式體驗深化對沂蒙精神的理解。



思想交流,深化精神認知
活動后期,四校師生代表圍繞三日來的學習實踐體會展開深入研討。同學們的認識既有理論深度又具實踐價值,體現了當代青年對紅色文化的創新思考。通過思想碰撞,四校師生對沂蒙精神的時代內涵形成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就建立長效交流機制達成共識。


此次"沂蒙星火照征程·青春聯盟共答卷"四校聯合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紅色基因的傳承和革命精神的淬煉,更是一次青春的歷練和成長的見證。四校青年學子將把沂蒙精神帶回各自校園,融入專業學習和實踐創新中,讓"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精神品質在新時代綻放光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此外,四校也將以此次合作為契機,持續深化交流,共同探索新時代實踐育人的創新路徑,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出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