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的會議精神,發揮學校醫藥衛生專業優勢,服務社區居民,根據“區校終身學習聯合體”工作安排,2024年11月12日上午,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護理系南丁格爾志愿服務隊的師生們走進河西養老院,為老人們帶來了一場包括健康教育講座、鍛煉指導和認知功能評估等環節的暖陽行動。
活動中,護理系楊小玉老師通過講座的形式,分享了阿爾茨海默病的最新研究進展和預防知識。同學們通過指導現場老人進行手指操訓練,幫助他們鍛煉手腦協調能力。最后,通過認知功能評估環節,讓老人們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這次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心靈的交流,對于提高老人們的生活質量有重要的意義。老人們的積極參與,和他們對生活的熱愛深深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在這個過程中,護理系志愿服務隊的同學們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社會需求,增進了他們對社會的了解,學會了如何更好地傾聽、理解和尊重老年人的需求,提升了社會實踐能力。
在全球人均壽命不斷延長的背景下,阿爾茨海默病已成為老齡化社會面臨的一個普遍挑戰。活動伊始,楊小玉老師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阿爾茨海默癥的相關知識,讓老人們深刻理解了該病癥的發病特征,以及早期識別認知障礙的重要性。

為了改善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減緩衰退,指導他們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和感官刺激活動,師生們指導現場的老人進行了手指操運動。同學們在臺前認真講解,老人們努力跟著學做每個動作。這些動作對他們而言或許有些難度,但他們默默堅持,沒有一個人輕易放棄,令同學們體會到生命對活力的渴望。

接下來是認知功能評估環節。這個環節宛若一次深入探索老人們內心世界的奇妙之旅,每一個評分,都是老人們生活狀態的真實寫照。得分較高的老人,他們的高分反映出其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而得分稍低的老人,可能正面臨著孤獨與不適的挑戰。通過這些評估,得以窺見老人們豐富的精神世界,以及他們在生活中所面臨的不同挑戰。


這是一段充滿溫情和啟示的經歷,對于養老院的老人們而言,他們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懷;而對于參與此次活動的同學們而言,則深刻體會到了作為護理專業人員的責任和使命,體會到老年人需要的不僅是物質的保障,更要有精神上的關懷和溫暖。護理系將繼續秉承南丁格爾精神,將這份溫暖和關懷傳遞給更多的人群,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構建愛老、敬老、助老的老年友好型社會貢獻醫專護理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