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重要文件精神,更新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了解職教政策。2024年7月16日-7月21日我校作為護理類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在天津1958國際酒店舉辦了高職醫藥衛生類專業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活動。本次培訓匯聚了來自漳州衛生職業學院、昆明衛生職業學院、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等9所院校的76名學員。
我校藥學與生物技術學院副院長郭麗香主持開班儀式并對參加此次培訓的學員表示熱烈歡迎,同時介紹了本次培訓的具體內容、安排和注意事項。在開班儀式上,王慶副校長致歡迎詞,并簡要介紹了我校的情況以及近年來取得的成績,期望參訓學員能學有所悟、學有所得,把學習所得融入到教學工作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漳州衛生職業學院黃乃光副書記強調這不僅是一個知識傳遞和技能提升的過程,更是一個促進學術交流、增進友誼的寶貴平臺,鼓勵參訓學員相互學習、相互啟發,共同進步。


會議伊始,王慶副校長對“校院協同,崗課融合”的衛生職業教育課程模式進行了深入分析,闡釋了這種模式如何通過加深學校與醫療機構之間的合作,實現教育資源與職場需求的精準匹配。他還分享了學校在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過程中積累的寶貴經驗。醫學護理學院院長薛梅教授,以《高水平護理專業群建設》為題,從現代職業教育的新內涵與新挑戰、三教改革推動專業群建設以及專業群高質量建設的成效三個層面進行了詳細闡述。


南京醫科大學高興亞教授以《人工智能背景下醫學教育的數字化轉型》為題,探討了人工智能背景下醫學教育的數字化轉型,探討了AI技術如何推動教育模式創新和提高教學質量。肇慶醫學院李智高副教授從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教學全流程應用、教師職業發展賦能及教育變革等方面探討了AI在醫衛類職業教育中的應用,強調了智能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性。此外,天堰科技的講師還介紹了數字化技術在護理、臨床、婦兒等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并帶領參會者體驗了醫學虛擬現實實訓中心。




基礎醫學部副主任張承玉教授以《對接專業課需求,助力職業能力培養的基礎醫學課程改革》為題,分享了其在基礎醫學課程改革中的經驗,包括整合教學內容、融入課程思政、創新教學模式等,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教務處副處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負責人任津瑤副教授,以《課程思政自然融入的方法和設計》為題,對提升課程思政認識、系統設計課程、實現課程思政方法路徑、實施案例四方面進行了經驗介紹。此外,參會者還參觀了我校校史館、雙高成果展、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智慧教學中心等,進一步了解學校建設歷程與取得成果,了解虛擬仿真技術在我校醫學教育中的應用。


實訓教學中心主任景文莉教授,以《教學能力比賽的組織、備賽與案例分享》為題,分享教學能力比賽組織、備賽策略與成功案例,助力教師提升教學技能,促進教育創新。科技與創新創業管理處周琳濱副處長以《新質生產力引領下職業院校的科技創新與發展》為題,強調新質生產力的概念,探討職業院校科研在推動生產力發展中的作用,以及職教如何通過科技創新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2020年教學能力比賽國賽一等獎獲獎選手蔣師副教授,以《成人護理課程教學設計與實施》為題,分享了教學設計的關鍵要素和實施策略,展示成功案例,并講述參賽體驗。



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與教育心理研究所李勇所長以《新時代高校教師師德師風的內涵要求與踐行路徑》為題,全面解讀師德師風,涵蓋政策、案例及心理思政提升路徑,促進教師師德涵養提升。醫學護理學院苑晶晶副教授以《揚工匠精神展技能風采》為題,分享技能比賽輔導及參賽感悟,參賽導師要慧眼識才,因材施教;選手需勤學苦練,創新求精。教師工作部副部長王文潔教授,以《藥物檢測類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與實踐》為題,介紹課程建設歷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實踐,分享教學模式改革中的經驗收獲及反思。

本次培訓圓滿落幕,參訓教師們反響熱烈,紛紛表示在職業教育前沿理念、教學創新策略及實操技能上均取得了顯著進步,并紛紛表示將滿載而歸的寶貴知識與實戰經驗帶回教學一線,積極推動教學深化改革,不斷提升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水平,為職業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培訓結束后,我校將持之以恒地關注教師隊伍建設,持續為教師的教學技能與科研能力的提升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與幫助,以促進教師隊伍的全面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