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健康中國戰略部署,做好“十四五”期間我國眼健康工作,提高居民群眾對眼健康知識的認知和關注,在第29個全國“愛眼日”來臨之際,我校舉辦眼健康科普講座,這是基礎醫學部“健康科普進社區”繼教項目系列活動之一,活動由基礎醫學部沈華杰教授負責,采取“請進來”居民進校園參觀研學形式,校團委及學生志愿者給予大力支持并積極參與宣講。
2024年6月2日上午9點半,西青區佳和雅庭的居民組團來到我校,大家跟隨引導員一同來到教學樓,聽講解校史以及近年我校取得的教學成果,大家深入了解了我校的歷史與文化,對接下來的學習充滿極大地熱情和期待。



約10點居民走進教室有序落座,眼健康科普講座正式開始。首先基礎醫學部張承玉主任上臺介紹活動意義,歡迎社區居民朋友的到來。沈教授拋出“全國愛眼日是幾月幾日”、“愛眼日活動的主題是什么”等幾個問題展開題為“全民愛眼,共筑‘睛’彩”的眼健康科普講座,介紹了“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21—2025年)中的三個堅持和兩個重點,展示了國家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對于兩大重點人群即兒童青少年和老年患者分別患有近視和白內障等眼健康問題的重視,講解國家做出的規劃和政策,讓眼健康知識深入人心,也引出講座的主要內容。

之后沈教授講解了眼球結構等基礎知識,近視、白內障等重點眼病的預防和治療。沈教授利用眼球模型為朋友們介紹了誘發近視的因素及防控適宜技術,全球第一位致盲性眼病白內障的誘發因素以及科學診療與矯治,提倡眼病的早防、早篩、早診、早治。現場居民積極互動,居民們對眼病的潛在危害有了深刻認識,紛紛表示將更加重視眼健康,患病者也承諾遵循醫囑,積極預防病情惡化。在咨詢環節中,患病居民主動提問,老師耐心解答,居民們表示在以后的生活中重視眼健康問題,合理用眼積極預防,避免眼病的發生。


接著大家來到智慧教學中心,參觀人體胚胎、器官正常的及病變的實體標本,體驗“人體3D動作捕捉互動系統”。先由學生講解員講解人體胚胎及器官的正常標本,接著趙春歌老師就大家關注的多發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肺炎、乳腺癌、胃癌、肝硬化等疾病的器官病變進行了重點講解,對一些疾病知識盲區和誤區向大家進行詳細的普及。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居民收獲了滿滿的健康知識,同時對如何保持健康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大家參觀的同時拋出了許多困擾健康的問題,趙老師耐心解答居民的疑惑,并分享防治措施。

居民還體驗了動作捕捉互動系統,這尤其激發了孩子們的濃厚興趣,講解員和志愿者們生動地回應了孩子們的提問,加深了他們的理解。


活動接近尾聲,大家歡聲笑語團聚在一起合影留念。此次活動得到了廣大居民的高度贊揚,大家不僅深入理解了健康用眼、護眼的知識,還掌握了實用的愛眼技巧,更加理解國家“十四五”期間眼健康政策的深遠意義。此次培訓也使大家對生命歷程和疾病防治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如何預防疾病發生,做到未病先防,對持續推進我國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有重要意義。居民們紛紛表示,期待下次再來參加精彩紛呈的健康科普活動。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