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在舉國上下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打好疫情阻擊戰的特殊時刻,教育部社科司與人民網聯合組織了“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天津醫專教務處、學生工作處和思想政治教學部組織全體思政教師、輔導員和學生在線觀看了“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并在課后組織師生交流體會,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本次“思政大課”特別邀請了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和馮秀軍四位教授,通過解讀黨中央疫情防控相關政策,分析中國抗疫彰顯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艾四林教授從馬克思主義人民立場來“讀懂共產黨”和“讀懂中國”,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秦宣教授認為來自疫情防控的考驗和磨練是吹響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號角。王炳林教授總結歷史經驗,提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英雄的中國人民一定能盡快取得抗疫斗爭的最終勝利。馮秀軍教授講述了90后、00后的責任與擔當,鼓勵同學們同呼吸,共命運。

圖為:醫專師生正在觀看“思政大課”
課后,全體師生線上交流學習體會,各抒己見,氣氛熱烈。思政部王振臣老師認為“思政大課”為結合“抗疫”講好思政課提供了一個好范本,提出“此次疫情是危,但作為思政教師更應該有化危為機的能力,此次疫情不論是政府、社會和人民群眾,高度共識。抗擊疫情共同擔當,讓人們空前的團結,也將為我們上好思政課提供‘共情’的基礎”。
思政教師回健欣老師談到,“這場戰役讓我們認識到了真正的中國,最重要的是他有一個為人民謀幸福,為國家謀復興的政黨——中國共產黨。作為醫學院校的思政教師,我們既特別也幸運。因為,我們擔負著培養醫療戰線白衣戰士的使命,可愛的時代青年是國家的未來。這沉甸甸的責任激勵著我們和祖國同呼吸、共命運。”
學生工作處邢琳老師談到,“這場生動的思政課,是給全國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和大學生的一劑“強心針”,面對這次疫情,作為一名學工戰線的老師,我感到非常自豪,‘磨難壓不跨﹑奮起正當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時刻,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相信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疫情終會過去,春天終會到來,我們必將戰勝新冠肺炎,擁抱屬于億萬中華兒女的春天。”
醫學口腔公衛學工支部岳香君老師談到,“通過觀看‘思政大課’讓我體會到新冠肺炎病毒的防控展示出中國在世界的擔當和作為,四位專家從歷史與現實、國內與國外、技術與管理、法治與德性等多個維度對疫情及其防控進行了科學全面的解讀,讓我受益匪淺。在這個特殊時期,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守住的陣地,作為輔導員,我會堅守自己的崗位,牢記立德樹人的使命,按照總書記增強“必勝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謹慎之心”的要求,做實做細每一位學生疫情防控工作,關注同學思想狀況,心系學生安危冷暖,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學生,用青春的力量抗擊疫情。”
來自醫學營養1724班的徐輝同學說:“在此次戰‘疫’中,90后、00后青年一代成為馳援湖北的主力軍,1.2萬的青年醫護人員占總支援人員的近1/3。身為90后的一員,為那些奮斗在一線的同胞們感到驕傲與自豪。他們是我們的榜樣,也是我們心靈的守護神。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中華兒女。”
護理18182班宋維同學說:“作為醫學生,我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經過一堂充滿正能量的思政課,我明白了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的道理,明白了作為青年人,要肩有大任,牢記初心,不負韶華。這不僅僅是一堂思政大課,更是對我們人生的引領。我會隨時聽從黨的召喚,任何時候需要我,我一定會義無反顧的沖向前。”

最后,學校在微信群內為全體師生分享了四位教授“思政大課”的講稿和課件,通過“學工在線”微信平臺對講座內容進行回放,督促所有老師和學生再次深化理解,細致學習。通過組織全體師生集體觀看“思政大課”,既提升了學生政治站位和思想覺悟,又提升了輔導員和思政教師隊伍育人的水平和能力。學校將繼續根植于醫學院校的職業特色,充分挖掘抗疫的思政育人價值,不斷提升思政育人的實效性和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