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期間,天津醫專基礎部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平臺,借助信息化手段,多次以部門為主體、以教研室為單位,開展線上教研活動,服務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不僅實現了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更實現了“停課不停‘研’”。
解剖與組胚教研室以“教學設計是線上教學的靈魂”為理念不斷完善優化教學設計。基于Bloom教育目標分類理論,將課程知識中 “知道”和“理解”層次的內容做成微視頻課,以智慧職教云課堂APP為基礎推送給學生,讓學生提前學習。課堂中以基礎醫學知識的專業應用為導向,設計“頭腦風暴”、“討論”等環節,提升學生對基礎醫學知識的應用分析能力,并適時進行隨堂檢測,基于統計報告,個性化分析每位學生對各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同時注重教學反饋,重視學生的課堂評價和自我總結。
生理教研室定期教研,共同學習和掌握線上教學的技術,請部門技術指導參加教研,解決職教云和QQ群的使用問題。職教云中統一上傳學習指導和學習任務,共同研討使用網上資源。教研室主任網上巡課,每位教師參加一個班的QQ群現場上課,發現問題協助處理,確保線上教學質量。組內及時交流教學經驗,分享小妙招。
生化教研室老師們多次開展信息化教學手段分享會、在線教學集中模擬演練等,通過形式多樣的主題教研活動,完成了線上課程搭建,老教師編寫適用線上教學的學習綱要,青年教師搜集與課程相關熱點醫學問題視頻,共享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平穩的實現了教學方式的轉變,抓實了線上教學的“六個環節”,即:簽到、資源學習、課中講解、在線互動、課后任務、學習管理,一個都不能少,確保線上教學規范實效。
病原教研室教師提前掌握學生的情況,建立平臺課程資源,包括編寫學習指導,掃描相關教材,篩選資源庫優秀資源,上傳試題庫。設計課程教學過程,包括課前、課中及課后活動及具體時間安排。建立班級qq群,上傳學習資源,部門主任及教研室教師現場聽課,便于教學管理及相互學習。每周組織教研活動,統一布置和研討每個階段需要完成的任務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病理教研室教師采取QQ群音頻+職教云平臺的方式授課,課前明確預習要求,將導學、本周教學安排等發給學生,并通過問卷調查、討論等方式督促學生做好預習,檢查預習效果。課中,結合職教云平臺資源,利用QQ群音頻講解知識點,反復強調重難點。利用平臺上討論、頭腦風暴、測試等功能,及時與學生互動,反饋學習效果。教學過程中,結合當前的熱點新冠肺炎進行舉例。通過簽到功能督促學生隨時保持在線。課后要求學生按時完成作業,整理、總結本章節的思維導圖和筆記,完成課堂評價和總結,老師根據學生反饋及時調整。
藥理教研室在護理專業《用藥護理》課程上實施教研室統一管理模式,統一建課,建班,統一發布作業和測試。授課教師做好授課班級每一節課的課前,課中,課后管理工作,加強課堂互動,靈活施展個人的教學方法。非護理專業《藥理學》課程,尤其新教師和外聘教師,通過共建共享資源,加強集體備課,保證教學內容標準統一。
醫學遺傳教研室教師堅持線上課程思政,如QQ群發送名言勵句圖片、“成語接龍”式報到、結合授課內容,介紹著名歷史人物或偉大科學家,樹立遠大理想、以振興中華為己任,求實嚴謹的治學理念等,把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教學總目標貫穿始終。QQ群授課注重調整教學方法,講解大量醫學遺傳學新知識和研究熱點,激發學生濃厚興趣,在QQ群授課中保持活躍的師生互動,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人文教研室圍繞課程教學目標,以職教云網絡平臺,構建人文課程線上教學體系,創新教學思路與方法,選擇優質在線資源完成教學目標。以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實現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在線教學過程中通過五步“導—疑—學—評—拓”實施,充分達到音樂課堂的教育目標。以情景式教學法,進一步發揮課程思政的教育作用。利用QQ群,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交流群,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突出在線教學的作用與價值。
基礎部各教研室各取所長,互通有無,優化線上教學策略,高效推進線上教學實施。線上授課四周以來,如期完成各階段教學任務,在“停課不停學”的戰場上,全體教師互相幫助,協同作戰,攜手助力基礎部線上教學工作井然有序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