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的要求,市教育兩委錄制了“開學第一課——大自然在說話”公開課。自2020年4月16日至4月20日,天津醫專學生工作處聯合各學工支部,組織全校學生通過職教云平臺在線收看了這堂特殊的公開課,累計觀看七千余人次。
1729助產班李瑩同學在收看后談道:“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我想到了一個詞——‘多難興邦’。一個國家是否強大,就要看當國家面臨困難時領導者做出的判斷和指引,困難能讓我們強大,這就是‘多難興邦’。主講老師們講的都很有道理,深深打動了我的心,讓全國的大學生感受到了祖國對我們的期望!中國加油!這次疫情,就是大自然給人類的一悶棍,提醒我們: 你只是地球上一個平常物種,渺小且不堪一擊。希望今后,人類能接受教訓,學會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護理1806(中西醫護理)班劉薄同學觀看視頻后的體會是:“以前我以為英雄是像孫行者一樣能斬妖除魔的神仙;或者是像愛迪生一樣能發明電燈的科學家……當我看了《開學第一課》后,我對英雄的理解完全發生了轉變。當新型冠狀病毒發生后,那些白衣天使,為了守護我們,他們整天跟病毒戰斗;為了守護我們,他們有人犧牲了。我終于明白了,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那些為祖國的事業而奉獻自己生命的平凡人,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p>

醫美1955班劉培文同學對《泊客中國》欄目制片人尹暢的講述感受頗深,了解了人與自然的緊密關系、節目的創作靈感以及拍攝過程,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人類的生命源于自然,我們的未來與自然緊密相關。在龔克老師的講解下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深刻的反思。自然給人類提供了生產資源的來源,自然物構成人類生存的自然條件。人類在從自然的互動中生產、生活、發展,所以人類善待自然,自然也會饋贈人類。

醫療設備應用技術1911班郝智慧同學對天津市衛健委副主任顧清老師的講課內容印象深刻,顧老師引用禽流感、非典等病例,使大家了解到如何有效預防疾病和限制疫情的發展的辦法,也使大家了解到病毒雖然很微小,但也存在著巨大的危害。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和作息規律,對人們的身體有很大的益處。此外,關愛和保護野生動物,拒絕濫食野生動物,也是對人們身體健康的一大保障。

1852口腔班楊越同學觀看公開課后談到,我們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會擔當,學會愛,學會成熟。新時代的我們,不會被眼前的風浪掀倒,在家也能自主學習,力爭上游,不落下功課,用知識武裝自我。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讓他們在工作之余喘一口氣。將感動融入實踐,將信念融入奮斗,在困境中成長,在逆境中成熟,讓愛滋生力量,砥礪前行,成為更好的自己。

口腔1852班的另一位同學曹德敏談到,與其說這場病毒奪去了我們一段在校園里學習成長的時光,倒不如說它在另一個層面帶給了我們每個人一堂極為特別深刻并能影響我們一生的大課。這一堂人生大課實在帶來太多太多溫情和感動,從耄耋的鐘南山教授領頭逆行,他那含淚卻堅定的眼神,輕微又親切的話語,安撫了無數的人;從李蘭娟院士提出“封城”,趕赴一線;到無數“白衣天使”們的堅毅請戰;到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成交付;再到無數的愛心人士的馳援……太多太多的場景、太多太多的瞬間讓我們一次次動容。

市教育兩委這堂特殊的“開學第一課”讓同學們深受鼓舞和啟發,大家紛紛表示,作為醫學生,要切實將抗“疫”精神轉化為扎實行動,不懼風雨,勇挑重擔,練就過硬本領,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