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教學管理,迎接學生返校,天津醫專基礎醫學部嚴格落實學校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復課前開展聯合教研活動,將疫情防控放在首位,全面落實防疫安全管理責任制,統一防疫標準,演練應急預案,根據課程要求提前為學生做培訓,積極做好實驗室防疫安全工作,全方位為師生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保證良好的教學秩序和教育質量。
目前,基礎部實驗室老師已對11間實驗室(形態5間,機能4間,生化2間)完成設備檢查維護、保潔及防疫消毒工作,用TD消毒水對每間實驗室的實驗臺、圓凳、電腦、儀器、水池、地面、門把手進行擦洗與消殺,每間實驗室噴灑84消毒液,力爭做到不留死角,為師生順利安全復課提供保障。實驗室門口設有消毒點,并張貼了七步洗手法,每一位進入實驗室的同學要使用免洗消毒凝膠對手進行消毒后方可進入實驗室。11間實驗室已經具備了返校復課的基本條件。


依據前期線上教學情況及復課教學要求,結合滿足防疫條件的實驗室可容納學生人數,實驗室老師已做好實驗教學課程分組授課調整及安排,每個上課班級準備兩間實驗室,合理調整實驗項目內容及實驗授課時間,嚴格落實教學進度并編排課表,確保教學工作安全有序。
部門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復課后將全面做好實驗教學復課防疫安全教育。任課教師每堂課針對實驗課程潛在疫情風險,對學生開展具有針對性的防疫安全教育,強化學生在該內容學習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及操作要點。實驗老師利用多種宣傳方式,做好實驗區域防疫宣教工作,積極宣講防疫安全常識。

為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復課后基礎醫學課程在面授課基礎上同步開展線上教學。理論課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授課方式為學生講解知識。實驗課程在面授課基礎上同步線上虛擬仿真實驗,任課教師利用泰盟軟件、國家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奧醫慧學手機app等線上資源精心篩選細化實驗項目,共193個,涵蓋護理、臨床、藥學等十三個專業,生理、藥理、微免、生化及遺傳基礎部醫學重要學科,在面授實驗課基礎上同步補充實驗項目,豐富實驗項目的類型和數量。另外,基礎部老師將做好復課前后教學內容的銜接,讓學生在知識學習鏈接上實行無縫對接。在基礎醫學學科教育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把抗疫的感人事跡變成教學中的活教材,增強愛國主義教育、勞動教育、生命健康教育,讓學生銘記肩上的使命與責任,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服務于國家需要和民族振興,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
為保證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復課后每次課程實驗室老師將做好各實驗室衛生和安全檢查,定時開窗通風和消毒,及時填寫《通風記錄表》和《消毒記錄表》。實驗課程教學中,師生需全程佩戴口罩,穿白大衣,保持一定距離。教師發放實驗耗材前使用免洗凝膠進行手消毒,避免學生互相傳遞,減少與他人物品交接次數。若學生出現發熱、乏力、干咳等癥狀,任課教師依據《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預案》轉移發熱學生,并將發熱同班其他學生引導至備用教室、備用實驗室隔離。
鉚足干勁匯力量,張弓滿弦迎學生,疫情下,復學前,基礎部全體教師做足前期準備,細化工作環節,落實工作制度,未雨綢繆,精心安排,以最實、最細、最嚴的防護措施,確保開學后教育教學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順利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