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國家脫貧攻堅決勝之年,然而新年剛到,新冠肺炎疫情猝然而至。處于疫情防控網底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快速響應,無論是受援地區,還是在我市,基層廣大醫務工作者立即投入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配合和支持一線的疫情防控工作,我校繼續教育處與受援地區持續保持聯絡,一方面從培訓時間、形式和內容等各方面及時調整了對口支援工作的實施方案,盡一切努力滿足受援地區的需求;另一方面積極組織行業專家和校內師資認真做好培訓項目設計、培訓教學資源開發和培訓前的各項準備。疫情進展剛剛漸趨緩和,我校通過與云鵲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反復溝通,完成《天津市健康扶貧基層衛生能力提升線上培訓項目》招標并與之簽訂了服務合同,為市衛生健康委高質量推進東西部健康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搭建起線上培訓的服務平臺。
以國家最新發布的基層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病防治指南和運動處方為指導,由我校負責組織制作的社區常見病、多發病診治與預防康復的線上培訓課程資源經培訓服務平臺發布,不僅實現對包括河北省承德地區、新疆和田地區和甘肅省42個貧困縣鄉鎮衛生院和1萬多個村衛生室在內所有受援地區的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全覆蓋,而且同時向我市16個區26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免費開放,為基層醫療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利用零散時間以碎片化在線學習方式提升基本醫療服務水平,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服務保障。
按照2019年末對市衛生健康委對甘肅省健康扶貧調研確定的2020年幫扶培訓方向,5月和7月我校又匯聚我市頂級醫療教育資源,啟動了《基層醫生社區常見病醫學影像診斷》、《基層醫生社區常見病心電圖檢查與診斷》兩個子項目在線課程教學資源建設,并分別在9月和11月完成線上課程發布,截至目前兩個新建子項目培訓分別已實現在線培訓700人天和600人天,總計培訓量達1300人天。
云鵲醫培訓平臺與我校開發的幫扶培訓教學資源
河北省威縣是教育部和天津市教委分配給我校對口幫扶的國家級貧困縣。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在對口支援這最后一年里,應受援方威縣衛生健康局請求,我校推遲了原定于6月舉辦的威縣基層衛生人員繼續醫學教育幫扶培訓。8月初,威縣衛生健康局再次與繼續教育處溝通,請求將我校《2020年對口幫扶河北省威縣基層衛生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實施方案》所涉及的培訓由44學時壓縮為16學時,培訓內容從基層衛生健康適宜技術聚焦于基層中醫適宜技術方面,雙方同時約定培訓在9月中旬實施。
繼續教育處與醫學系展開密切合作,共同確定利用職教云平臺開展線上培訓的工作路徑,并迅速作出方案調整,形成《2020年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口幫扶河北省威縣基層衛生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實施方案(第二稿)》,方案很快獲得了威縣衛生健康主管部門領導批準;同時多次與職教云服務平臺溝通,最終確定學員用戶名和學號的編制和命名,將《威縣學員信息導入模板》、《職教云學生角色操作手冊》發到受援地項目責任單位—威縣衛校;威縣衛校也積極配合,著手組織項目培訓招生、編班和組建包括100名學員的微信培訓群。
醫學系中醫教研室兩位年輕的針灸推拿專業骨干教師發揮我校針灸推拿走向國際化的優勢,立即開始組建相應的教學資源,在職教云平臺上建課,為充分了解學員的情況因材施教,及時編寫出《威縣基層中醫適宜技術培訓課前學員問卷》;還撰寫了《威縣基層中醫適宜技術培訓課程介紹》、《威縣基層中醫適宜技術培訓線上學習指導》方便學員培訓前熟悉線上學習內容和掌握線上學習方法;還在100名學員微信培訓群的基礎上,按班建制分為兩個班級群,便于更好地進行學員管理和授課答疑。
9月14日和16日,兩名專業教師分別同時主持了兩個班級各50名基層衛生人員的線上中醫適宜技術培訓。針對基層疫情防控任務重的情況,還特別延長了學員們線上學習時限,增設了10月12日課程結課考試的補考,并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開展線上學習輔導。
幫扶威縣開展基層中醫適宜技術線上培訓
10月23日面向威縣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基層中醫適宜技術培訓正式結束,100名學員全部通過了結課考試。本年度項目培訓的教學內容應受援地基層之所需,受到參訓學員的普遍歡迎;任課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培訓教學能力得到威縣衛生健康局領導和學員的高度贊揚。至此,我校幫扶威縣培訓200人天的任務目標完滿達成。
職教云平臺與河北省威縣基層衛生繼續教育培訓班級微信群
校黨委的直接領導下,我校繼續教育處在過去的三年里同時承接市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人員健康扶貧“村村好”項目以及教育部和市教委分派“京津冀協同發展” 教育扶貧的兩項重要工作任務,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考驗,堅定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決心不動搖,努力增強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瞄準受援地需求,提升抓落實能力,發揚釘釘子精神,不事聲張腳踏實地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使相應系列培訓達到預期效果。作為兩委直屬的醫學高等職業技術院校,通過連續三年多幫扶項目培訓的不斷探索和攻堅克難,不僅進一步加深和鞏固了“校院融合”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培訓的實踐,使我校提升社會服務發展水平得到新提升,推進“雙高校”建設工作取得新成果,也為我市衛生健康委和市教委圓滿完成脫貧攻堅健康扶貧和教育扶貧關鍵性工作任務,特別是市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處獲得市委、市政府表彰,以及我市最終打贏脫貧攻堅的收官之戰作出了應有的特殊貢獻。
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處“基層健康扶貧工作” 獲得市級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