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學校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堅持服務為民,用實際行動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2021年12月9日上午由藥學與生物技術學院、醫學技術學院、健康管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師生聯合組成20余人的健康服務團隊前往天津市津南區林城佳苑社區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健康服務進社區”新時代實踐行活動。


在志愿服務現場,來自醫學營養專業、眼視光技術專業、中藥學專業等師生以飽滿的熱情和負責的態度,耐心細致地為居民們進行內外科健康咨詢、眼健康檢查、健康美容咨詢、健康飲食宣教等。眼健康檢查團隊帶去了電腦驗光儀、裂隙燈等專業設備為居民進行眼病篩查。中藥學專業學生在宋丹妮老師的指導下與社區居民通過共同制作非物質文化遺產——毛猴,以及用中藥材制作精美貼畫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遞健康生活理念。師生們熱情、積極、專業的服務得到了社區居民的極大肯定。
通過師生共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將密切聯系群眾、踐行服務為民宗旨深深地印記在師生心中,引導新時代青年學子擔當時代使命,激勵青年學子將擔當奉獻精神和扎實的專業技能轉化成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扎實實踐,讓居民生活因我們的服務而更健康、更幸福。
“我為群眾辦實事,健康服務進社區”,帶著為群眾辦實事的熱忱之心,師生走進社會實踐大課堂,用專業的知識與技能從常見問題出發,切實改善群眾健康問題。


在活動現場,首先由醫學營養專業的同學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為社區居民講述日常的養生方法與飲食管理,例如如何滿足人體日常所必須攝入水量,如何辨識食品是否安全、如何通過藥膳的方式改善某些疾病等,現場為大家介紹日常花果茶的飲用功效并細心解答有關日常飲食搭配對身體健康方面的一些問題。

眼視光技術專業的師生為社區居民進行常見眼科疾病的篩查,講解老視眼、白內障產生原因以及如何預防和治療。在現場師生運用儀器,為社區老人進行眼部檢查,耐心地解釋每一項所測數據、答疑解惑普及相關知識,讓居民們更加注重眼健康問題。

時間會流逝,愛美的心卻不會改變。醫學美容技能專業常耕衛老師給大家解釋到,“皮膚的狀態就是身體健康情況的一個信號,要及時積極地調理身體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并耐心細致地為大家解答美容方面所存在的困惑。
“三高”向來是老年群體所存在的重要問題,鄭曉龍老師為社區的居民進行健康咨詢服務,為前來就診的居民進行血壓測量,答疑解惑并針對相應病情提出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



中藥學專業的師生共同為大家介紹中醫藥材相關知識,并為大家提供蟬蛻、辛夷等多種中藥材,精巧地使用鑷子、熱熔膠等工具,為居民進行一對一的手工粘貼畫制作指導,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毛猴”走進社區,激發了大家對中藥材的濃厚興趣,增強了中醫藥文化自信。

一只只“毛猴”、一幅幅貼畫作品的展現,無不是大家對于這一次活動成效的肯定,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美德傳承與發揚。
在一句句關心的叮嚀中,在一句句真摯的道謝中,時間慢慢流逝,情感慢慢滲透。服務社區居民,師生也切實感受到了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和服務意識,培養了大學生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的精神品質,讓自己更加懂得了關愛他人,奉獻社會。

此次活動,學校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密切配合,真誠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活動的開展也讓同學們在奉獻中成長、在實踐中成才,培養青年一代樂于助人的品格、忘我勞動的情操,不斷為廣大群眾的健康而努力奮斗,擔當青年一代的社會責任,展現青年一代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