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開幕在即,同期舉辦的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爭奪賽已落下帷幕,由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聯合馬里魯班工坊承辦院校巴馬科科技大學組成的國際參賽隊在醫藥衛生賽道比賽中榮獲銅獎。
馬里魯班工坊于2019年12月20日在馬里首都巴馬科市揭牌啟運,由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天津市紅星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聯合巴馬科科技大學、巴馬科人文大學共建,是全球首個中醫藥領域的魯班工坊。馬里魯班工坊以中醫適宜技術標準為教學依據,以工程實踐創新項目(EPIP)為教學模式,首批建設中醫技術和中藥養生保健技術2個專業。
馬里魯班工坊采用線上線下結合方式為合作國及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師生及企業員工開展中醫技能培訓,累計培訓近1000人次,通過“校、院、企”相結合的方式,聯動制作可視化雙語教學資源600余項、開發軟著3項、制定教學標準11個、編寫中法雙語教材7本及中藥普及讀本3部。歸納中非共有的傳統藥材100余種為經典驗方,建設針對常見20余種疾病的雙語教學資源,實現工坊學員學習中醫藥知識與技能時能與當地醫學相融合,進而近百名畢業生將其應用在臨床和實踐中,帶動傳統中醫藥文化與世界共享。
馬里魯班工坊的另一大特色是使用我國院校企業合作自主研發的現代化中醫診療設備解決傳統中醫診斷對于外國師生晦澀難懂的問題。本次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展覽區就擺放著已在馬里應用的現代中醫診療設備。“智能經絡互動體驗儀”是應用人體生物電技術和中醫人體經絡學說理論研發,通過對手掌上二十四穴位的檢測進行十二經絡3D重建展示,讓大眾了解人體經絡,通過檢測,可對經絡的暢阻、盛衰及絡屬臟腑系統進行整體評估,并給出健康風險提示及健康管理方案。“中醫四診儀”可以客觀化檢測,包含多光源望診、動態舌圖、脈診檢測、經絡檢測、耳穴檢測、體質辨識,可滿足中醫診斷學實驗、科研需要,同時內置中醫望診、脈診、體質辨識、耳穴等單項示教訓練模塊、中醫臨床思維訓練模塊,滿足不同水平學生使用。
馬里魯班工坊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八項行動”的具體落實,也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舉措。該項目的建立標志著中國和馬里之間在中醫藥領域的合作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對提升馬里整體醫療衛生水平和國民健康水平產生了積極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