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我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活動豐富、多元、蓬勃開展,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助力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在全校營造關愛自我、重視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我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按照天津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關于開展2019年天津市各級各類學校“5·25”學生心理健康月主題活動的通知》(津學心綜〔2019〕4號)文件要求,于2019年4—5月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了主題為“良朋在身邊 萬里共翱翔”的“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文化節。
一、學子志高遠,乘風放紙鳶
4月25日中午,我校2019年“5·25”大學生心理文化節開幕式在文化廣場舉行。今年的心理文化節開幕式上,我們特別安排了放風箏的互動環節,早在兩周前,翱翔心理社就召集各班心理委員開會,為各班發放空白風箏零件,各班同學領取后自行設計和組裝風箏,在開幕式上一起爭艷放飛。開幕式當天,各班代表早早就帶著風箏來到文化廣場,很多同學都是第一次放風箏,大家興致盎然躍躍欲試,都希望能把自己班的風箏放的最高最遠。測風、助跑、松線、扯線,看似簡單的步驟,實際操作起來卻需要靈活的技巧與十足的耐心,同學們看著一只只親手制作和描繪的、代表青春與夢想的風箏飛上天空,大家都非常興奮,都在比誰的風箏飛得高、誰的風箏飛得遠,漸漸地,整個校園的人們不由自主的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姿勢,共同抬頭仰望高高低低、錯落有致的風箏在天空中展翅。


二、“劇”焦生活點滴,演繹多彩人生
今年我校的心理劇大賽從4月初就開始籌備,各系各班積極創作劇本,內容緊緊圍繞學生生活、反映學生真實心理狀況。經過半個多月的籌備和初賽,全校共推選出7個作品進行決賽選拔。入圍的七個作品,貼近校園生活,聚焦學生實際,引人深思,內容涉及校園貸、網絡直播、家庭教育、人際關系、自卑等諸多方面,學生演員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生動再現了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困惑,并通過個體咨詢、團體輔導、鏡像治療技術、家庭治療等多種方式演繹了心理矛盾和沖突的化解歷程。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藥檢與醫療技術學生會創作的《知返》獲得一等獎,翱翔心理社創作的《不忘初心》和1831助產創作的《青春斗》獲得二等獎,1728檢驗創作的《誘惑的原罪》、18182創作的《救贖》、1807兒護創作的《良朋共翱翔》及1838康復創作的《曾是孩子》獲得三等獎。
一等獎作品《知返》經過師生的共同修改、完善后更名為《心聲》,代表我校參加了由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和天津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主辦的“心舞臺 心風采”第十四屆高校大心理劇大賽,并獲得大賽三等獎。


三、以身為言,勝似有聲
在全國助殘日和全國心理健康宣傳月到來之際,為進一步加強殘疾人職業發展和心理融合,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天津市殘疾人聯合會和天津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聯合舉辦第三屆大學生默劇大賽,大賽分初賽和決賽兩個階段完成。初賽以評委分組觀看視頻的方式進行,我校組織翱翔心理社同學精心改編和設計的參賽作品《人生》以第十名的成績順利晉級決賽。決賽在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工學院進行,16支參賽隊伍競爭激烈,我校參賽演員通過精致的妝容、精湛的表演、精美的舞美精彩展現出了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五個人生階段的經歷和心路歷程。豐富的劇情和肢體表演的形式讓同學們既感受到非語言表達的魅力,通過無聲的展演方式抒發內心情感,也讓臺下的觀眾在觀看默劇的過程中舒緩壓力,改善心理認知和情緒狀態,達到舒緩情緒的效果。


四、鏡頭捕捉美好,活出真我風采
天津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主辦的天津市第四屆心理微電影大賽,鼓勵參賽者自編、自導、自演具有積極力量的心理微電影,訴說生活中的故事,透過他人的成長經歷,體驗人生的酸甜苦辣,感悟成長,以陽光健康的心態發展自我并溫暖他人。我校對此項比賽非常重視,學生的參賽熱情很高,在學期初就開始了劇本創作和拍攝工作。報送到學校的微電影作品多數從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感狀態等現實生活角度切入,從學生角度詮釋了如何正確應對生命中的困惑和危機,傳遞了珍惜青春、珍愛生命的正能量以及堅持初心,追逐夢想的決心。最終我校推薦了18182護理拍攝的《救贖》和1850口腔拍攝的《遇見》兩部作品。《救贖》講述了醫學生小龍沉迷游戲不能自拔,但經歷了其他同學沉迷游戲致病和自己母親的重病等事件后,小龍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并在同學們的幫助下逐漸擺脫游戲的誘惑,重新找到生活和學習目標的故事;《遇見》則是從朋輩輔導的角度,講述大學生阿tree因為高考失利進入一所專科學校學習,但他沒有放棄自己反而因為高考的教訓在進入大學后奮發圖強,但身邊總有一些誘惑困擾他,通過與心理委員溝通,阿tree不僅自己意志堅定的堅守底線專注學業,還通過真誠的溝通把淪陷邊緣的朋友一起帶回正規,并共同進步的故事。


五、健青年體魄,鑄陽光心靈
5月12日我校翱翔心理社素拓隊伍代表我校應邀參加天津大學主辦的第二屆學生心理素質拓展運動會邀請賽。當天早上8點同學們就在北洋園校區心理素質拓展基地集合完畢,與片區其他院校以及天大本校多支隊伍一起布置自己的展示區,同學們個個精神飽滿充滿活力。在主持人宣布運動會正式開幕后,運動員代表和裁判員代表分別進行了莊嚴宣誓,27支參賽隊伍身著整齊的隊服,喊著響亮的口號,高舉隊旗進行充滿激情和創意的團隊風采展示。在隨后的比賽項目中,歡笑聲、吶喊聲回蕩整個素拓基地,“毛毛蟲”、“旋風跑”“、同心鼓”、“袋鼠跳”、”挑戰NO.1”等一系列項目有序開展。雖然中途下起了雨,但素拓賽場上同學們熱情不減,大家在活動中奔跑、在汗水中品味快樂,更通過這種“體驗式學習”的方式,提升團隊協作、溝通執行、信任和合作等各項心理素質。為了體現心理健康的平衡藝術,本次運動會特別邀請了天津農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們,在現場帶來了慢生活園藝療法體驗活動。園藝療法是將園藝與心理學相聯系,通過園藝活動達到身心改善的一種心理療法。在激情與活力迸發的素拓場上,安靜的園藝活動與運動會產生了美妙的互動。最終我校代表隊獲得本次大賽“團隊拼搏獎”和“優秀領隊獎”,同學們既收獲了團隊合作的愉快體驗,又留下了與兄弟院校同學滿滿的友誼和回憶。


六、誦讀心聲,共享陽光
今年市教委首次舉辦高校心理美文朗誦大賽,我校廣播臺的榮妍、陳鏡竹和呂馨妍三位同學積極參加,在指導教師的精心指導下準備了心理美文《幸福是什么》,三位同學積極準備、反復練習,還邀請了學生會專門負責攝像的同學為初賽進行了視頻拍攝。這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未來我們將開展更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打造更美好的心靈環境,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七、繪青春夢,壯少年志
為進一步推動校園文化活動的發展,豐富學生校園生活,充分發揮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力,增強第二課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吸引力和影響力,讓更多學子了解心理表達的多元化方式,體會視覺藝術的魅力,我校在今年繼續舉辦“繪心聲”心理繪畫攝影比賽。今年上交的參賽作品較往年有很大進步,同學們對于心理畫的認識也越發深刻,繪畫的主題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大學生學習、生活、就業、情感等現實問題,而且繪圖精美、色彩豐富細膩,主題突出,內容充實,健康向上,將心理感受與藝術創作緊密結合,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八、打開交流通道,提升教育水平
天津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為提升天津市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水平,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內涵與外延的研究引向深入,在今年“5.25”活動期間搭建天津市優秀心理健康教師交流學習平臺,展示心理健康教師風采,聚集天津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優勢資源,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工作坊,共享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成果。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教師非常珍惜此次交流和學習的機會,積極報名參與各個工作坊的學習。根據學校工作實際情況,我們安排了8名專兼職心理教師和輔導員老師參加了內觀認知療法工作坊、團體音樂治療鼓圈工作坊、生涯三部曲生涯規劃體驗工作坊和心理危機的管理與干預工作坊,老師們在學習后紛紛表示受益匪淺,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心理工作坊,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同流派和多種方式方法,給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了很多啟發,未來也將把學到的東西進行總結和實踐,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結合,探索更多更好更適合我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