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校友是學校的驕傲,是學校發展的親歷者,也是學校靚麗的名片。我校始終堅持為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培養人才,把提升學生培養質量作為發展的生命線,在摸索中形成了獨具衛生職業特色的“三全育人”新格局。特別是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培養方面,我校以培養出一批政治立場堅定,專業技能扎實的衛生人才為目標,培養出了一批批少數民族學生走向崗位。他們的成長腳步,是我校在對少數民族學生培育模式摸索的進步;他們的成長成才,也是我校辦學成果的重要體現。多年來,各位校友在不同的崗位上奮力拼搏,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他們的事跡不勝枚舉,他們留下的一串串成長的腳步,是饋贈給大家,尤其是饋贈給在校學習的師弟師妹們的寶貴財富,為此我校“沙漠胡楊”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服務輔導員工作室開展了少數民族校友訪談活動,以下為訪談節選。
第一位接受訪談的校友是我校2016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帕提古麗。在訪談中,帕提古麗表示自己于2019年畢業后,返回家鄉喀什地區巴楚縣,就職于巴楚縣中醫醫院,之后出于對自身職業發展的規劃及考慮,考入了巴楚縣公安局從事檢驗相關工作。在被問及工作階段中感觸最深的事情是什么的時候,帕提古麗很快回答是在剛進入崗位期間,因為在校期間的基礎知識的扎實掌握以及在一中心醫院實習經歷,所以對工作上手快、完成質量高,得到了當地領導及老師的表揚,也對自己后續工作的開展樹立了極大的自信心。在問到現階段職業規劃時,她表示自己在入職之后,得益于在校期間輔導員老師的職業指導,讓她在職業規劃上有更清晰的目標,因此她沒有因穩定職業放松對專業知識的學習,繼而繼續學習考取了新疆醫科大學檢驗專業的在職本科學歷。在專業技能方面,她考取了檢驗師資格證。在問及未來職業規劃時,她表示將繼續努力深造,努力考取研究生學歷,扎實掌握專業知識,為家鄉的公安事業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在提到對現階段在校的學弟學妹們有何建議時,她提到現階段家鄉對衛生類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急需醫療類專業人才的加入,進而來幫助提高當地的醫療水平,并且當地對天津等地區畢業的醫療人才非常重視,在人才后續培養上也有相關政策的支持。所以她希望能有更多的學弟學妹們能夠在校期間靜下心來,扎實的掌握專業知識,在實習時能夠多問、多看、多學,做好充足的專業儲備,畢業后能夠投身到家鄉衛生事業中,為新疆的衛生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對于學業及實習階段學習經歷的重要程度,另一位接受訪談的2017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校友阿提古麗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于2020年畢業后也返回了家鄉阿克陶縣就業,任職于阿克陶縣疾控中心病毒所,主要負責傳染病防治方面的工作。她認為扎實的專業知識掌握及實習階段實踐操作的學習經歷,不僅能幫助自身快速上手工作任務,也是對他人衛生健康安全的負責。她在談及工作經歷時說到,由于她自身工作的特殊性,需要以專業、嚴謹、快速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當地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減小傳染病傳播的可能性以及危害性,因此專業知識的掌握及操作的準確性就顯得極為重要。在訪談中,她也建議現階段在校的同學們,一定學好專業知識,把標準操作刻在心里,將嚴謹態度帶到每一次實操練習中,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走向崗位后,在可能面對的更多新型病原體出現的挑戰下,更好地保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在訪談的最后阿提古麗提到入學時所做的醫學生誓言中所提到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她說在工作后的這幾年中,她真實的認識到了這句話的重量,她也希望在校的同學們不僅要理解醫學生誓詞的含義,也要明白其背后的重量,要真正成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堅固前線。

2018級康復治療專業校友祖姆熱提同學在訪談中也著重提到了專業知識的重要性,她于2021年從我校畢業之后,返回家鄉庫爾勒市考入了庫爾勒市第一人民醫院,隨后被調至哈拉玉宮鄉中心衛生院上班,她在提及工作經歷時提到專業證書是職業生涯的通行證,因此她也建議在校的學弟學妹們一定要做好對職業證書考取的準備,要盡一切可能盡早取得職業證書。在提到工作階段感觸最深的事情時,她提到在實習時,實習地區當地的患者對自身健康非常重視,也有一定的健康意識,再小的不適情況也會及時就醫進行檢查,而在她工作之后,她發現工作地區當地的患者沒有較強的健康意識,常常是小病拖大病,緩癥拖成急癥,十分令人心痛,因此,她在工作之余也在積極開展健康普及工作,她也希望在校的同學們能夠利用假期時間,能夠多深入自己所在的村鎮或社區,為身邊的親人朋友做好健康普及,依靠自己在學校所學的專業知識,盡可能地提高身邊人的健康意識,盡可能減少此類的情況頻繁發生。

2018級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的校友地麗努爾在接受訪談時提到,要保持長久的熱愛,才能在醫學路上走得更遠。在訪談時,地麗努爾在言語間透露著對臨床事業的熱愛以及想為家鄉衛生事業發展貢獻力量的堅定。她于2021年從我校畢業后就職于葉城縣中醫院綜合內科,她表示自己從小的心愿便是能夠成為一名醫生,為家鄉的父老鄉親們減少病痛的糾纏,讓他們不再為了看病而奔波于大城市,能夠在家門口就能看成病、看好病,她深知自己需要學的還有很多,離自己的目標也還有距離,但是只要辛苦一點,努力一點,完全可以達到,甚至是超越自己心中所定的目標。在提及求學時光時,她十分感恩學校的培養與關懷。她說,醫專的人文關懷非常濃厚,當時在校期間學校也充分考慮到邊疆少數民族學生的文化及經濟差異,無論是從生活還是學習上,學校都提供了幫助,在學校也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不僅如此,學校老師嚴謹認真的教學態度,也深切地影響著他。她提到在就讀期間,各個授課老師都非常優秀,也有天津各個醫院優秀的專家作為外聘教師來給授課,這讓她在學習中受益良多,再加上輔導員老師精心組織日常早讀、每周自習、筆記檢查等監督工作,使她更為扎實的掌握了專業理論知識,再加上學校提供的硬件設施也最為先進的,這都讓地麗努爾對醫學的學習有了強大的動力和耐力。在問及她對在校學弟、學妹們的建議時,她說道:“希望我的學弟學妹們在校的日子做好人生規劃并為之不懈努力,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慢慢來!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并一直堅持,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就能讓你在這個領域散發自己的光芒。”

校友們的事跡不勝枚舉,他們分布在不同的崗位,奮斗在各行各業,從青蔥學子到有為青年,他們是在校師生的勵志典范,他們也是我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服務不斷摸索進步中的參與者、親歷者、見證者,在未來的工作中,我校少數民族學生管理服務輔導員工作室將繼續秉持培養政治素質過硬、專業知識扎實的衛生人才為理念,持續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衛生人才,如同胡楊林守護綠洲般,守護我國基層衛生事業的穩步發展。